央视牛年春晚一首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,打动了许多听众,歌词中出现的“伊犁”、“可可托海”、“那拉提”等地名,更是引起许多人的联想和好奇,特别是“可可托海”这个响亮的地名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,那么“可可托海”、“那拉提”为何义?

“可可托海”,中华文化的一个亮丽符号
“可可托海”是一个以汉语形式体现出来的蒙古语名称,“可可”是蒙语,汉语意为“青色的”或者“蓝色的”,普遍称为“青色的”;“托海”也是蒙语,汉语意为“河湾子”。
“可可”与呼和、库库、科科、口可等是概念一个意思,只是“汉语翻译时词句不同,意义是一样的”。青海省之“青海”即蒙语“库库诺尔”,汉语意为“青色的海”;“可可西里”一词来源于蒙古语,意为“青色的山脊”;“呼和浩特”汉语意为“青色的城”;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县政府所在地叫“可可以力更镇”,“可可以力更”即“青色的山崖”(《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-乌兰察布盟分册》,347页),(内蒙古人民出版社《呼和浩特蒙古语地名释读》,90页)。呼和浩特还有一个村叫“口可板”汉语意为“青色房子”(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《呼和浩特蒙古语地名释读》,38页)。

“托海”汉语意为“河湾子”,与大西北地区的一些地名意义一致,相当于“陶海、套海、秃亥”。在《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》可以找到一些名叫“巴彦套海、”“上秃亥”、“陶海”的地名,与“托海”一样都是蒙语“河湾子”的意思。
“可可托海”这样一个伟大的地名就是汉语、蒙语的结合体,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亮丽符号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爱坤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25278485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于三个工作日内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sfyjdwx.com/n/519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