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面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,又称光面、清汤面或清汤光面,汤清味鲜,清淡爽口。是高邮、上海、苏州、无锡、常州、扬州、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。

阳春面的由来:
1.阳春面名字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。相传秦始皇统一了度衡量,也统一了历法,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。这个月又称小阳春,而当时每碗面售十个铜钱。后被引用到苏州的切口中,阳春就是“十”。另一种说法是从《阳春白雪》而来,面光光什么都没有,这雪白白也是什么都没有,于是成面名。

2.相传,阳春面与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乾隆有个故事。乾隆在阳春三月南巡到淮安,扮成素人去到一个面摊吃了一碗面,这个面和宫廷美食大不相同,面条十分爽利,面汤清澈见底,表面漂浮着金色的油花,使得大鱼大肉惯了的乾隆皇帝胃口大开,直呼美味,由于当时正值阳春三月,根据乾隆皇帝所取的“阳春”二字,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,生机勃勃,又像这面条一样,连绵不断。阳春面又称光面、清汤面或“清汤光面”,汤清味鲜、清淡爽口,是扬州的一大特色。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,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。以前,此面每碗售钱十文,故称为阳春面。

阳春面的做法:
备料:面条、葱3根、盐 一小勺、鸡精一小勺、生抽2勺、醋 1勺、猪油/芝麻油半勺、食用油少量、白胡椒粉少量。

1、葱切成小段,跟鸡精、盐、生抽、醋、芝麻香油、白胡椒粉混合在一起。
2、葱切成小段,跟鸡精、盐、生抽、醋、芝麻香油、白胡椒粉混合在一起。
3、再加一碗热水搅拌开。
4、锅里水烧开后放入面条,煮熟后捞出。
5、直接放进调好的酱汁里,拌开就能吃。

不论白汤还是红汤,猪油是绝对不能少的,阳春面那令人魂牵梦绕的香味全来自于它。过去这种猪油一定要用葱来熬的,小朋友最喜欢围在大人身边,为的就是熬出的那一碗油渣,趁热蘸着白糖吃,松脆香甜。现在很多店提倡健康,连猪油也省了,也让汤头少了几分滋味。高汤熬好以后,还要沉淀过滤,这样出来的汤,用上海话来说,就是“鲜是鲜得来,眉毛都要落脱哉”!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爱坤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25278485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于三个工作日内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sfyjdwx.com/n/51672.html